椰奶糯米飯、揚州甘露、和菓子...亞洲10大點心背後的迷人傳統典故,你知道幾個?

2. 菲律賓:糯米的萬種風情——Kakanin
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
「Kakanin」一詞源自他加祿語「kanin」(意為米飯),泛指各式以糯米為主的甜點或點心。每一道都是色彩與口感的展演:深紫發亮的「puto bumbong」、層層堆疊的寶石色「sapin-sapin」,或有著焦糖表面的鄉村風「bibingka」。這些甜點深植於社區生活,並常與天主教傳統如黎明彌撒(Simbang Gabi)相連。若想品嚐經典款,可造訪馬尼拉的「Via Mare」,而像 Wildflour 等新派烘焙坊,則為年輕一代甜點迷重新演繹傳統滋味。
3. 泰國:皇室系的甜點雕刻藝術——Luk Chup露楚
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
源自泰國皇室御廚的傳承,「Luk Chup露楚」是甜點化為袖珍藝術的代表作。以綠豆泥精雕細琢為逼真的水果與蔬菜,再手工上色與上光,這些迷你藝術品過去僅限於貴族餐桌,如今在曼谷的 Or Tor Kor 市場或 Baan Khanitha Thai Dessert Café 中,依舊可見匠人們延續這門精細工藝。
4. 馬來西亞與新加坡:多元文化交織下的生活滋味——Kuih
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
「Kuih」(或稱「Kueh」)不僅是甜點,更是東南亞飲食文化的縮影,融合了馬來、娘惹與華人影響。多為蒸或烘製的小巧點心,色彩鮮明、口感多變:層次分明的「kuih lapis」、包裹糖心的「onde-onde」、或椰香濃郁的「kuih talam」。無論是下午茶、宗教節慶或家庭聚會,「Kuih」既是日常慰藉,也是儀式焦點。
5. 越南:名副其實的「豬皮糕」——Bánh Da Lợn
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
名稱俏皮地意指「豬皮糕」,這道越南蒸製層糕由綠豆、香蘭與米粉製成,綠黃交錯、晶瑩剔透,象徵著吉祥與和諧。常見於家庭慶典與祭祖儀式,街頭攤販多以簡單塑膠盒販售這道家常甜點。
6. 泰國與寮國:糯米最優雅的樣貌——Khao Niew Moon
Above 芒果糯米飯的現代詮釋。 (Photo: Michala Li / Unsplash) 芒果糯米飯的現代詮釋。 (Photo: Michala Li / Unsplash)
1 / 1
「Khao Niew Moon」是用椰奶調味的糯米飯,常見搭配熟透芒果(即著名的芒果糯米飯)或濃郁榴槤。淋上椰奶,再灑上脆脆的綠豆,讓這道甜品既上鏡又飽足。它不僅是旅人名單上的打卡甜點,更深深植根於文化之中,標誌著潑水節(宋干節)與寮國新年(Pi Mai Lao)等慶典。
7. 緬甸:讓人參與其中的甜點遊戲——Mont Lone Yay Baw
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
這是一道充滿趣味性的糯米球甜點,內包棕櫚糖、煮熟浮起後裹上椰絲。傳統上於緬甸新年潑水節(Thingyan)製作,與其說是甜點,更像是家庭活動。親朋好友聚在一起揉麵、包餡,有時還會偷偷放入辣椒當作惡作劇。可於仰光街區慶典或在地小吃店中品嚐這份傳統與歡笑。
8. 柬埔寨:蘊藏祖先祝福的糯米卷——Num Ansom
Above Num ansom (Photo: Dion Hinchcliffe / Wikimedia Commons) Num ansom (Photo: Dion Hinchcliffe / Wikimedia Commons)
1 / 1
這道意義深遠的甜點為糯米捲,內餡多為綠豆或五花肉,以香蕉葉包裹,蒸至緊實。傳統上為祖先節(Pchum Ben)與高棉新年所備,其圓柱形狀與包裹方式寓意延續與家庭聯繫。除了家庭自製,在暹粒的 Phsar Chas 市場也可買到即食版本,供旅人一嚐節慶風味。
9. 香港:香江甜點的現代傳奇——楊枝甘露
Above 楊枝甘露就是原味芒果柚子西米露。 (Photo: Blowing Puffer Fish / Wikimedia Commons) 楊枝甘露就是原味芒果柚子西米露。 (Photo: Blowing Puffer Fish / Wikimedia Commons)
1 / 1
誕生於1980年代末的香港名店「利苑酒家」,楊枝甘露堪稱當代香港最具代表性的創新甜點之一。最初為粵式宴席設計的清爽收尾甜品,由新鮮芒果泥、西柚果粒、Q彈西米與椰奶混合而成,呈現出一碗明亮濃郁的南國風情。如今它已走出高級餐廳,成為甜品店的必備選項,風靡香港甚至遠播海外。
10. 日本:季節與詩意的藝術化身——和菓子
Above 美麗如藝術品的日式和菓子。(Photo: Vicky Ng / Pexels) 美麗如藝術品的日式和菓子。(Photo: Vicky Ng / Pexels)
1 / 1
在日本,甜點的美學與季節感與味覺同樣重要。「和菓子」泛指所有傳統日式甜點,常依四季變化設計:春有櫻花形的「櫻餅」、秋有楓葉造型的「練切」。多由紅豆泥、糯米與寒天等食材製成,工藝細膩、造型精緻,搭配一杯抹茶品嚐最為講究。每一道和菓子皆蘊含詩意象徵,體現日本人對自然與哲思的尊重。若想品味經典,不妨造訪東京或京都的百年名店「虎屋」,感受職人對傳統的極致堅持。
This story was originally written in English by Sasha Mariposa and published on July 02, 2025.
Sasha Mariposa 於 2025 年7月2日發表本文,請按此瀏覽英文版本。
繼續閱讀
速度X巨星X奢華革命!Jacob & Co. 三大聯名腕錶震撼登台!Tatler GMT客座主編呂皇甫親測Bugatti Tourbillon陀飛輪腕錶與個人化設計平台
化形藝境,盡現美態!原來卡地亞美洲豹得以展現百變面貌的終極推手就是它!
Tiffany 海底詩篇閃耀香江!《魷魚遊戲》女星朴圭瑛化身海中女神,優雅詮釋Blue Book全新高級珠寶
Topics
甜點
點心
美食
傳統甜點
Erica Yu
Deputy Editor-in-Chief, Tatler Taiwan
About
左手師從謬思女神,以文字鍊出靈魂之光;右手服膺狄奧尼索斯,以晶杯啜飲佳釀芬芳。近十年墮入珠寶與鐘錶的奇幻國度,貪戀璀璨寶石與精巧時計的奢華魅力,更鍾愛蘊含其背後精湛工藝與文化底蘊!目前擔任 Tatler Taiwan 及 Tatler GMT 副總編輯,希望藉由文字與影音,將最有影響力的精彩人、事、物傳遞給所有讀者與觀眾。
Work
主要負責 Tatler Taiwan 及 Tatler GMT 平面與數位影音整體主題規劃、鐘錶珠寶特企執行撰文,以及人物特企執行撰文。
聯繫方式:erica.yu@tatlerasia.com